首頁 > 要聞 > 正文

                                                                        金融精準發力提升高質量發展成色——中國經濟年中觀察之五

                                                                        新華社|2025年07月21日
                                                                        閱讀量:

                                                                        新增貸款流向哪些領域?折射出哪些經濟發展新動向?近日,記者深入企業工廠、金融機構,調研了解金融如何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新華財經北京7月21日電(吳雨、彭揚、韓宋輝)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肩負著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使命與責任。

                                                                        今年上半年,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存量超430萬億元、廣義貨幣(M2)余額超330萬億元、新增貸款近13萬億元……為經濟回升向好營造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新增貸款流向哪些領域?折射出哪些經濟發展新動向?近日,記者深入企業工廠、金融機構,調研了解金融如何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加大對“五篇大文章”領域的支持力度

                                                                        走進福建南平元力活性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竹加工產生的竹屑等“下腳料”,經過深加工,變成了每噸近萬元的木質顆?;钚蕴慨a品。

                                                                        “我們自主研發的技術,將農林廢棄物制成了具有高附加值的活性炭,還利用循環產業鏈將熱能綜合利用率提升了30%?!惫径麻L許文顯介紹,在建行提供的7000多萬元綠色信貸支持下,公司加速高端產品國產化進程,正努力成為新材料產業領跑者。

                                                                        這是金融支持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當前,金融部門著力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

                                                                        在浙江湖州,農行2.5億元綠色貸款支持下,浙江鴻昌鋁業有限公司的全自動鋁業生產線正加速建設;在江西景德鎮,工行400萬元普惠貸款幫扶下,景德鎮市貝漢美陶瓷有限公司研發的新品陸續銷往全國;在四川南充,中行1700萬元普惠貸款助力下,四川省南充蠶具研究有限公司新采購了一批生產機具用于轉型發展……金融活水潤澤,進一步激發企業發展活力、創新動力。

                                                                        今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對外發布《關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各家金融機構積極響應。截至5月末,金融“五篇大文章”貸款余額103.3萬億元,同比增長14%。

                                                                        “我們優化資金供給結構,全面加大對‘五篇大文章’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今年上半年建行新增科技金融貸款超7000億元,精準服務科創主體?!敝袊?a href="http://m.lbmed.com.cn/quote/stockdetail/index.html?code=601939.SS&codeName=建設銀行&type=5&crumb=股票,建設銀行&announ=l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3875B0;">建設銀行公司部相關負責人韓婧說。

                                                                        今年以來,我國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加強逆周期調節。5月份推出一攬子金融支持舉措,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對經濟結構調整、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適配性和精準性。結構性政策工具已實現對金融“五篇大文章”各個領域的全覆蓋。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閆先東介紹,今年以來,金融“五篇大文章”領域貸款呈現“總量增長、覆蓋面擴大”的特點。5月末,科技、綠色、普惠、養老、數字領域的貸款同比分別增長12%、27.4%、11.2%、38%和9.5%,均高于同期各項貸款增速。

                                                                        緊盯經濟轉型升級不斷優化融資結構

                                                                        在洛軸集團的智能工廠,從自動化生產線上走下的軸承,將走入航空航天、工程機械、風力發電等領域,助力大國重器“上天入地”。

                                                                        “工行和國開行及時提供了8億元10年期貸款,幫我們解決了資金難題,推動智能工廠快速建成?!甭遢S集團財務部部長陳元介紹,今年工行又為洛軸集團及其子公司投放了設備更新貸款1.27億元,幫助公司引進智能化設備。

                                                                        記者從多家銀行了解到,今年以來,先進制造、科技創新、民營經濟等重點領域信貸投放增長較快,助推傳統企業破繭成蝶、重煥新生。

                                                                        從一組數據可窺見一斑:6月末,工行科技貸款余額近6萬億元;中行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授信覆蓋率30.93%;農行制造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7.1%;建行民營經濟貸款余額較年初新增近6000億元……

                                                                        金融活水精準滴灌,持續為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和科技新興產業賦能添力。

                                                                        5月中旬,由郵儲銀行牽頭承銷的新希望集團5億元科技創新債券落地四川,發行利率2.1%?!拔覀儗⒓哟笱邪l投入,推動產業升級?!?a href="http://m.lbmed.com.cn/quote/stockdetail/index.html?code=000876.SZ&codeName=新希望&type=5&crumb=股票,新希望&announ=l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3875B0;">新希望集團財務負責人說。

                                                                        今年5月,債券市場“科技板”啟航,截至6月末已有288家主體發行科技創新債券約6000億元。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曹媛媛說,這項創新性舉措既促進了新興和未來產業培育發展,也為傳統產業運用新技術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持。

                                                                        試點適度放寬科技企業并購貸款政策,建立債券市場“科技板”,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擴圍……一系列金融政策精準實施,更好適應科技創新需求。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王向楠表示,引導金融資源流向高新技術等關鍵領域,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支撐??萍冀鹑谙嚓P政策落地見效,將助推形成“科技驅動、金融賦能、產業發展”的良性循環。

                                                                        聚力促消費擴內需激活經濟發展潛能

                                                                        浙江義烏西門老街內,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施工,西門老街歷史文化開發項目推進如火如荼。

                                                                        “這個項目總投資額達31.2億元,在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政策支持下,我們以較低利率為項目提供了7.29億元貸款,通過金融助力釋放文旅消費潛力?!?a href="http://m.lbmed.com.cn/quote/stockdetail/index.html?code=601818.SS&codeName=光大銀行&type=5&crumb=股票,光大銀行&announ=l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3875B0;">光大銀行杭州分行公司金融部總經理何強說。

                                                                        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政策是金融促消費的諸多政策之一。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等6部門出臺了《關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指導意見》,推出19條重點舉措;多家銀行圍繞擴大商品消費、發展服務消費和培育新型消費等推出行動方案……金融系統正協同發力,為激活消費市場注入更多動能。

                                                                        “當前中國消費市場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金融服務緊跟多元化消費場景發展趨勢,有助于釋放中國超大市場規模所蘊含的巨大需求空間?!惫ゃy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說。

                                                                        穩定且精準的金融支持,是促消費、擴內需的有力支撐。

                                                                        增加3000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額度,增加3000億元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全面下調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0.25個百分點……上半年,中國人民銀行推出多項政策舉措,加力支持擴內需的重點領域。

                                                                        數據顯示,6月末,制造業和基礎設施業的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分別增長8.7%和7.4%,成為新增貸款投向的重點領域。5月新發放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較去年同期下降0.66個百分點。

                                                                        下半年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仍需保持穩定的總量支持,讓信貸資源精準投向經濟重點領域與薄弱環節,鞏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成色。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表示,下階段將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節奏,更好地推動擴大國內需求、穩定社會預期、激發市場活力。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也在近日提出,將加強有效投資融資保障,更好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

                                                                        “穩”有支撐,“進”有動力。在金融活水的持續潤澤下,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步履更加堅實有力。

                                                                        ?

                                                                        編輯:王春霞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