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新華解讀】上半年人民幣貸款新增近13萬億 財政靠前發力支撐社融同比多增

                                                                        新華財經|2025年07月14日
                                                                        閱讀量:

                                                                        業內人士表示,總的來看,上半年我國金融總量保持合理增長,政府債券仍是社融規模的主要支撐,低基數效應帶動M2增速明顯回升,一攬子政策顯效支持信貸平穩增長。而往后看,隨著各項貨幣政策工具持續發力,下半年信貸有望維持合理水平。

                                                                        暫無

                                                                        新華財經北京7月14日電(記者 翟卓)中國人民銀行1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2.83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多4.74萬億元;6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和M2余額分別同比增長8.9%、8.3%,增速較上月高0.2個、0.4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表示,總的來看,上半年我國金融總量保持合理增長,政府債券仍是社融規模的主要支撐,低基數效應帶動M2增速明顯回升,一攬子政策顯效支持信貸平穩增長。而往后看,隨著各項貨幣政策工具持續發力,下半年信貸有望維持合理水平。

                                                                        ——低基數下M2增速明顯加快 財政發力支撐社融同比多增

                                                                        6月末,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和M2余額分別同比增長8.9%和8.3%,較上年同期高0.8和2.1個百分點。

                                                                        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閆先東14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上半年,金融總量合理增長,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有力支持實體經濟回升向好。

                                                                        首先在社會融資規模方面,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2.83萬億元,同比多4.74萬億元。其中,政府債券凈融資新增7.66萬億元,同比多增達4.32萬億元,占同期社融規模同比多增量的91.1%,是拉動社會融資規模增長的主要力量。

                                                                        369662443099844609.png

                                                                        從總量看,今年上半年政府債券供給較去年顯著增長,特別是5月以來發行進度較快,對社會融資規模形成明顯支撐。

                                                                        從節奏看,今年政府債券明顯靠前發行,與去年政府債券發行先慢后快形成節奏錯位。據市場人士估算,今年上半年,一般國債、新增地方債的發行進度基本過半,發行節奏快于去年同期約10-15個百分點,財政支持力度明顯加快。

                                                                        其次在貨幣供給方面,6月末,M2余額為330.29萬億元,同比增長8.3%,較上年同期高2.1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113.95萬億元,同比增長4.6%。

                                                                        369662435143249921.png

                                                                        業內專家認為,M2增速回升與上年同期的低基數效應有較大關系。彼時受治理違規“手工補息”,以及債券“牛市”帶動居民存款向理財分流等因素影響,去年6月M2同比僅增6.2%,處于歷史低位。若剔除去年低基數影響,兩年平均下來M2年均增速約7.2%。

                                                                        “從上半年的金融數據看,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的效果比較明顯。下階段,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支持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任務?!敝袊嗣胥y行副行長鄒瀾說。

                                                                        展望后續,受訪人士預計,考慮到政府債發行節奏錯位效應將逐漸收斂彌合,治理“手工補息”的低基數效應也會減弱,預計下半年金融總量增速將保持在合理水平。

                                                                        “而且隨著存量政策效應持續發揮、新產業新動能加快發展,內需有望持續擴大,社會預期也將有效提振,經營主體活力還會增強。在社會有效融資需求逐步改善的同時,金融部門也會繼續為實體經濟提供有力有效支持?!鄙鲜鍪茉L人士說。

                                                                        ——人民幣貸款新增近13萬億 廣泛覆蓋金融“五篇大文章”

                                                                        信貸方面,6月末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為268.56萬億元,同比增長7.1%,增速與上月末持平,但較上年同期低約1.7個百分點。不過據業內人士估算,若還原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因素影響后,6月末人民幣各項貸款增速仍能保持在8%左右。

                                                                        業內專家表示,去年以來用于化債的特殊再融資專項債券保持較快發行節奏,短期內會對貸款規模產生替代效應,下拉貸款增速,但長期看有助于緩釋地方債務風險,暢通資金循環,同時也有利于改善金融資產質量,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在金融供給日益豐富、直接融資加快發展的背景下,不宜簡單通過貸款等單一融資渠道數據來判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社會融資規模比貸款更能全面反映金融總量服務實體經濟的效果?!鄙鲜鰧<艺f。

                                                                        此外,季節性消費需求的集中釋放也對信貸形成支撐。市場人士反映,6月恰逢“618”促銷的關鍵節點,加之暑期出行規劃迎來高峰,住戶消費需求集中釋放,對相關金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增加。

                                                                        數據顯示,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合計新增12.92萬億元,其中6月單月增加2.24萬億元。

                                                                        而在總量合理增長的同時,信貸結構也出現不少亮點。據閆先東介紹,上半年新增貸款主要投向制造業、基礎設施業等重點領域。此外,金融“五篇大文章”領域貸款也呈現“總量增長、覆蓋面擴大”的特點。

                                                                        例如截至6月末,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8.7%,上半年增加9207億元;基礎設施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7.4%,上半年增加2.18萬億元。

                                                                        而截至5月末,科技、綠色、普惠、養老、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貸款余額103.3萬億元,占本外幣各項貸款的38.2%;同比增長14.0%,增速比各項貸款高7.3個百分點;年內貸款增量在各項貸款增量中的占比超過六成。

                                                                        往后看,業內專家判斷,隨著各項貨幣政策工具的持續發力顯效,全年信貸仍將維持合理增長,科創、消費、綠色、普惠等重點領域也都將獲得有力度的保障。

                                                                        最后在價格方面,貸款利率繼續保持在歷史低位水平。據鄒瀾介紹,1-6月份,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大約為3.3%,比上年同期低約45個基點;新發放的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約3.1%,比上年同期低約60個基點。

                                                                        ?

                                                                        編輯:幸驪莎

                                                                        ?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