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債市 > 正文

                                                                        央行加大投放進行時 資金面穩定助力債市修復

                                                                        上海證券報|2025年07月16日
                                                                        閱讀量:

                                                                        近期央行持續呵護稅期資金面,釋放出政策操作節奏前移、加力穩信用的信號,有助于緩解政府債發行高峰期的流動性壓力,穩定市場預期。

                                                                        新華財經上海7月16日電 央行呵護資金面暖意濃。7月15日,央行開展3425億元逆回購操作,并按計劃啟動總規模達14000億元的買斷式逆回購操作。

                                                                        分析人士表示,央行操作節奏前移、政策溝通增強,釋放出穩預期、穩信用的政策信號,有助于緩解流動性擾動。隨著資金面保持平穩,債市修復窗口有望逐步開啟。

                                                                        加量操作、節奏前移,穩市場預期

                                                                        近期央行持續呵護稅期資金面,釋放出政策操作節奏前移、加力穩信用的信號,有助于緩解政府債發行高峰期的流動性壓力,穩定市場預期。

                                                                        7月15日央行公告稱,以固定利率、數量招標方式開展了3425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1.4%。當日,公開市場有690億元逆回購和1000億元1年期MLF(中期借貸便利)到期,當日實現凈投放1735億元。

                                                                        此前一日,央行公告稱,于7月15日以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14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其中3個月期8000億元、6個月期60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7月買斷式逆回購到期量共計12000億元(其中3個月期7000億元、6個月期5000億元),本次操作將帶來當月凈投放2000億元,為央行連續第二個月加量續作。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央行7月再次選擇在月中披露買斷式逆回購操作計劃,表明此類操作的節奏已從“月末公布”逐步轉向“月中公布”。這一變化不僅提升了政策操作的前瞻性與透明度,也有助于更好地引導和穩定市場預期,釋放積極信號。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今年以來,貨幣政策框架持續調整優化,央行與市場的溝通不斷強化,3月MLF首次提前公告,穩定市場預期,流動性就此開始轉松。此次央行再度于月中提前公告買斷式逆回購操作,表明以后增強政策溝通將成為常態。

                                                                        從操作意圖看,王青表示,當前政府債發行仍處高峰期,對流動性形成階段性壓力,而在5月降準釋放約1萬億元長期資金后,央行連續兩個月通過買斷式逆回購凈投放,有助于穩定資金面、保障政府債順利發行,更重要的是釋放了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持續加力的信號,彰顯出政策面推動“寬信用”的意圖。

                                                                        7月資金面擾動因素增多

                                                                        央行的加量操作或為應對7月多重流動性擾動因素。

                                                                        溫彬解釋,當前市場面臨較為顯著的資金缺口:一方面,7月前兩周央行已通過逆回購累計凈回籠1.7萬億元,還有待回籠的中長期資金。MLF方面,15日和25日分別到期1000億元和2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共計1.2萬億元到期;另一方面,稅期擾動將至,7月作為繳稅大月,近幾年的繳稅規模均在1.7萬億元至1.9萬億元。此外,伴隨地方債發行提速,7月政府債凈融資額預計仍在1萬億元以上,均對流動性有所擾動。

                                                                        財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孫彬彬表示,本周市場流動性或面臨多項擾動疊加,包括買斷式逆回購到期、政府債凈繳款、稅期走款、MLF到期及同業存單集中到期等。

                                                                        長江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趙增輝表示,7月資金面擾動主要集中于稅期等。7月作為季初月份,稅期會面臨按月度征收和按季度征收稅種的疊加申報,預計稅期走款對流動性的擾動相對更加明顯。

                                                                        不過,稅期影響仍屬溫和擾動。華西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肖金川解釋,7月歷來是繳稅大月,但歷史數據顯示,稅期對資金面的擾動整體可控。以代表性品種R007為例,稅期三天的波動區間通常在正負2個基點內。

                                                                        整體看,資金面擾動可控但需密切關注邊際變化。多位分析師認為,當前同業存單續發節奏平穩,政府債發行節奏亦較為溫和,對資金面的沖擊相對有限。在政策呵護下,資金利率或仍以穩定為主,但央行如何平衡擾動節奏與流動性預期,將成為影響市場情緒與資產定價的重要觀察點。

                                                                        債市修復窗口有望開啟

                                                                        債市方面,在上周債市承壓的背景下,市場對資金面走勢高度關注。分析人士表示,央行買斷式逆回購落地,為債市帶來利好。若資金面延續平穩甚至偏松態勢,有望為債市帶來修復契機。

                                                                        截至7月15日收盤,3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行1.4個基點報1.861%,10年期國債下行1.16個基點報1.655%。

                                                                        孫彬彬表示,當前DR001維持在1.3%左右的利率水平下,1年期AAA同業存單收益率仍在1.6%以上,具備一定配置吸引力。不過,考慮到近期權益市場走強,對債市形成一定資金分流效應,疊加部分資金擾動因素尚未完全出清,債市下行節奏或較為“顛簸”。他建議,采取“逢調增配”策略,靜待擾動因素結束后的更好入場時點。

                                                                        肖金川認為,債市的節奏關鍵仍在于資金利率。如果資金面保持平穩,甚至進一步走低,可能帶動債市行情快速修復;反之,則可能延后債市企穩時間。

                                                                        分析人士認為,總體來看,盡管短期內債市波動有所加劇,但在政策呵護與資金面預期穩定的背景下,下半年債券配置機會將逐步顯現,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利率變化與政策操作節奏,擇機布局中高等級信用債。

                                                                        ?

                                                                        編輯:王柘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