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評:滬指、創業板指雙雙漲超1% 稀土永磁、大金融集體走強
截至午間收盤,滬指報3546.50點,漲1.05%,成交4382億元;深證成指報10731.19點,漲0.94%,成交5780億元;創業板指報2215.53點,漲1.19%,成交2774億元。
新華財經北京7月11日電(王媛媛)市場早盤震蕩走高,滬指、創業板指雙雙漲超1%。截至午間收盤,滬指報3546.50點,漲1.05%,成交4382億元;深證成指報10731.19點,漲0.94%,成交5780億元;創業板指報2215.53點,漲1.19%,成交2774億元。
板塊方面,稀土永磁、證券、有色金屬、CRO等板塊漲幅居前,PCB、游戲、電網設備、消費電子等板塊跌幅居前。
盤面熱點
盤面上,稀土永磁概念股集體走強,北方稀土等10余股漲停。大金融股震蕩走強,指南針創歷史新高。CRO概念股一度沖高,藥明康德漲停。下跌方面,PCB概念股持續調整,金安國紀跌停。
機構觀點
中信證券:“穩定回報”資產具有低波動、低回撤、持續收益的特點,從美股經驗來看相關標的的核心邏輯在于盈利與分紅的雙重穩定性,商業模式多為“經濟周期弱屬性+特許經營與客戶粘性+資本開支穩定”。借鑒海外,從ROE、分紅與股息絕對值和穩定度出發,A股中銀行、電力等四大行業的過去15年財務條件最為符合。目前情況看,銀行板塊“穩定回報”基礎進一步夯實,一方面源于宏觀政策、監管政策對盈利穩定性的貢獻,另一方面包括險資、公募和AMC公司的增持,進一步強化“穩定回報”屬性。個股方面,預計下階段交易型資金將重點關注低估值品種,配置型資金則延續貝塔品種。
嘉合基金:展望7月,盈利層面,經濟呈現結構性修復特征,制造業投資與基建投資提供支撐,消費延續溫和復蘇,但地產鏈壓力猶存。流動性方面,央行政策穩健基調未變,但防范資金空轉背景下預計或難現大幅寬松。風險偏好層面,7月下旬政治局會議對下半年政策的定調至關重要,可能帶來政策預期催化;而海外地緣政治、中美貿易談判進展及美聯儲政策路徑調整則構成主要不確定性來源。整體判斷,市場或延續震蕩格局,盈利修復與流動性邊際趨緊形成對沖,政策預期與風險事件構成關鍵變量。7月操作需兼顧盈利韌性、估值安全邊際及政策敏感度,可以考慮在均衡配置基礎上,重點把握汽車、零售等內需受益板塊的結構性機會,并密切跟蹤政策窗口期信號及海外風險演變。
消息面上
國務院國資委舉辦中央企業基礎軟件及工業軟件領域人才特訓班
據國資委官網消息,7月8日,由國務院國資委舉辦的中央企業基礎軟件及工業軟件領域人才特訓班開班。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譚作鈞出席開班式并講話。譚作鈞強調,要牢牢把握發展基礎軟件及工業軟件對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重要意義,著力提升企業負責人對企業發展定位的把握、軟件發展規律的認識、前沿技術的掌握和產業安全風險的把控,著力提升青年科技領軍人才的系統思維能力、底層架構能力、跨域創新能力和生態構建能力,解決好數據互信問題和軟件開發“接地氣”問題。
上海奉賢:支持企業發展先進制程集成電路配套材料
上海市奉賢區人民政府辦公室11日發布《奉賢區通用新材料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其中提出,以上海電子化學品專區為載體,以杭州灣開發區、工業綜合開發區為重點,依托確信樂思、同創普潤、康美特等企業,重點發力濕化學品、高純靶材、電子氣體、半導體封裝材料等集成電路配套材料方向。支持企業發展先進制程集成電路配套材料,如6N級以上高純靶材、G3級以上高純試劑、深紫外光刻膠及配套試劑等,加快實現國產替代。推動同創普潤新材料產業園項目落地,打造產業鏈生態拓展空間。
?
編輯:羅浩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