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汽開區:以改革之力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汽開區”)以優化營商環境為核心抓手,聚焦企業需求,破除制度壁壘,通過多領域系統性改革,正從傳統汽車工業基地向現代化產業生態圈加速蛻變,助力長春市汽車集群向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沖擊。
破除壁壘 釋放公平活力
針對企業反映的準入難、退出難等問題,汽開區以刀刃向內的改革魄力打破桎梏。嚴格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清理政府采購領域不合理限制,中小企業采購預留份額顯著提升;推行“楓橋式”稅務服務模式,開展納稅人從“進門有接待”到“辦事有輔導”的“一站式”服務;建立“專家會診”快速通道,健全多元預防調處機制;探索稅費服務“回訪制”,從被動“等意見”變為主動“找意見”。2025年截至目前,已通過多種渠道響應納稅人訴求近千件。在經營主體退出端,深化便利化改革,通過簡化流程、壓縮時限,在注銷公示期滿后實現企業注銷“一次辦結”。本年度,全區營商環境投訴案件辦結率達100%,企業滿意度持續攀升。
推動政務服務模式創新
持續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提升事項網辦深度,推動更多事項網上可辦、全程網辦,截至目前汽開區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比例達90%以上,實現政務服務事項高頻網辦事項一致率達100%。
推動更多事項實現“高效辦成一件事”。聚焦企業和群眾需求,統籌形成汽開區第一批“揭榜掛帥”任務清單。在政務服務中心設置“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指導窗口,制定“幫辦代辦”工作制度,組建“幫辦代辦”服務小組,重構跨部門辦理業務流程,復制推廣長春市第一批《高效辦成一件事任務清單》,最大限度便民利企,持續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改革。2024年以來,已推動38個事項在全區各級政務大廳實現辦理,辦件量共計7696件。
構建“無事不擾”監管體系。推行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對誠信企業減少檢查頻次,對重點領域實施精準執法。利用一體化行政檢查智能備案管理系統關注涉企檢查情況,本年度共備案436項檢查任務,檢查商家407戶,認同執法率達100%。建立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整合仲裁、調解委員會等資源,為企業提供高效法律服務。
開展勞動用工“法治體檢”。全面推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落地見效,進一步規范工程建設領域市場,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用工行為,加強從源頭上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全面開展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清繳專項行動。同時為了優化營商環境,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全面推行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保證金“三選一”存儲模式,企業可自主選擇現金存儲、銀行保函或擔保公司保函等方式,已累計有11個新開工項目使用保函類存儲農民工工資保證金,靈活性與保障性并重,進一步防范化解欠薪風險,相對緩解資金壓力,更好地服務項目建設。
精準供給 夯實產業根基
創新企業用工“精準匹配”模式。積極推進線下人力資源市場升級改造,統籌線上、線下人力資源信息,實現就業創業“政策找人”“服務找人”。目前,“96885吉人在線”平臺已經完成13735條企業需求崗位信息錄入,為用工單位和求職者搭建多維度的“雙選”平臺。為支持多渠道多維度靈活就業,已建立“15分鐘就業服務圈”窗口37個,建成轄區內的基礎型、提升型“零工驛站”2個,發展家門口的勞務經濟,增加群眾收入。在“長春汽開就業”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等渠道增設“零工”專欄,涵蓋招聘信息、政策咨詢等就業服務內容,助推居民高效、便捷、精準實現就近就業。
聚焦主體培育,激活創新引擎。積極開展科技政策宣貫活動,多渠道、多形式提高政策知曉率和覆蓋面。通過入企宣傳、集中宣傳等活動,持續釋放政策紅利。組織申報省、市科技項目,深入重點科技企業調研,充分挖掘企業技術需求和項目資源。梯度培育科技創新主體,動態跟蹤服務。2024年,實現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雙過百”的重大突破。
以人為本 涵養城市溫度
持續深化“萬人駐(助)萬企”行動,定期在市萬企平臺上刊發汽開專欄。城市環境同步提升,著力提升城市綠化環境。全力加強城市綠化規范管理,輕柳園、晴芳園鋪裝、小品、綠化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馬拉松、萬科都會等口袋公園均已基本完成。積極加大養老服務供給,目前全區共打造敬老餐廳31家。優化優質教育資源配置,定期組織學生前往一汽研發基地、生產線,了解研發新成果,打造“家門口”科學教育陣地,構建開放創新科教生態鏈。
靶向破題,制度創新,重構監管與服務模式。汽開區正以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為目標,統籌市場、政務、法治、合作開放等環境建設,系統集成破解振興難題,推動改革向縱深發展,實現營商環境系統升級,為吉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書寫嶄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