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貨幣 > 正文

                                                                        潘功勝:積極發揮大國引領作用 務實開展全球金融治理與合作

                                                                        上海證券報|2025年09月17日
                                                                        閱讀量: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求是》雜志發表的文章探討了推動新一輪國際貨幣體系變革的方向,其中便包括如何弱化對單一主權貨幣的過度依賴和負面影響,形成少數強勢主權貨幣的良性競爭和激勵約束機制。

                                                                        新華財經上海9月17日電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求是》雜志發表文章《堅定踐行全球治理倡議 持續推進全球金融治理改革完善》,聚焦國際貨幣體系、跨境支付體系、全球金融穩定體系、國際金融組織治理四個方面進行深入思考。

                                                                        文章探討了推動新一輪國際貨幣體系變革的方向,其中便包括如何弱化對單一主權貨幣的過度依賴和負面影響,形成少數強勢主權貨幣的良性競爭和激勵約束機制。

                                                                        “未來,國際貨幣體系可能繼續朝著少數幾個主權貨幣并存、相互競爭、相互制衡的格局演進。無論是單一主權貨幣還是少數幾個主權貨幣作為國際主導貨幣,主權貨幣國都需要承擔相應責任,強化國內財政紀律和金融監管,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蔽恼抡J為。

                                                                        文章回顧了全球跨境支付體系的改善歷程。近年來,傳統跨境支付體系面臨的問題逐漸凸顯,全球希望改善跨境支付體系的呼聲不斷高漲。文章顯示,全球跨境支付體系朝著更加高效、安全、包容、多元的方向發展,這一趨勢未來會持續增強。具體而言:

                                                                        一是跨境支付體系向多元化發展。經過10余年的建設與發展,中國已初步建成多渠道、廣覆蓋的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網絡。

                                                                        二是支付系統和生態的互操作性不斷提升。以亞洲為代表的一些國家和地區通過二維碼支付互聯互通,大幅提高了零售支付生態的互操作性,極大便利了居民跨境支付。

                                                                        三是新興技術在跨境支付領域加速應用。

                                                                        圍繞健全全球金融穩定體系,文章進行回顧并提出建議。

                                                                        文章介紹,國際金融危機之后,國際社會進一步強化了金融監管規則等事前防范機制。一方面,多層次的金融安全網持續完善。例如,新興市場本幣互換合作穩步推進,中國人民銀行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央行或貨幣當局已簽訂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成為全球金融安全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另一方面,基于監管規則的危機防范體系不斷完善。中國一直積極參與國際金融監管標準的制定與實施,是少數全面落實《巴塞爾協議III》的經濟體之一;已建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框架,中國系統重要性銀行總損失吸收能力已全部達標;建立了存款保險制度,能為99%以上的存款人提供全額保障;出臺并全面實施資管新規,影子銀行風險大幅壓降。

                                                                        “展望未來,以強有力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核心,構建多元、高效的全球金融安全網,維護全球金融監管規則的一致性和權威性,是防范與化解國際經濟金融危機的關鍵路徑,也是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應該繼續堅持和努力的方向?!蔽恼路Q。

                                                                        針對完善國際金融組織治理,文章指出,當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份額占比沒有能夠反映成員國在全球經濟中的相對地位。

                                                                        文章認為,按照已達成的共識,盡快推動份額占比調整,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完善治理、提升自身合法性和代表性的關鍵。此外,在完善治理結構的同時,主要國際金融組織應進一步強化經濟金融監督職能,客觀評估全球和各國面臨的風險,積極引導各國堅定支持經濟全球化和多邊貿易體系;應加強對各國的政策引導,強化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維護國際金融體系穩定。

                                                                        “完善全球金融治理,需要各方加強對話與合作?!蔽恼卤硎?,中國人民銀行將堅持走改革開放之路、多邊主義之路,積極發揮大國引領作用,務實開展全球金融治理與合作,持續建設更加公平、公正、包容、有韌性的全球金融治理體系,為完善全球治理貢獻力量。

                                                                        ?

                                                                        編輯:尹楊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