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市 > 正文

                                                                        李家超:把握重置資產機遇 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新華財經|2025年09月17日
                                                                        閱讀量:

                                                                        17日,李家超在特區立法會發表其任期內第四份施政報告時表示,未來幾年,香港預料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跨境財富管理中心。

                                                                        新華財經香港9月17日電(記者林迎楠)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17日上午在特區立法會發表其任期內第四份施政報告。他表示,政府會把握世界投資者重新配置資產機遇,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股票市場保持強勁,恒生指數自年初已上升超過兩成,每日平均成交額接近2500億港元,較去年接近翻倍。新股集資額至八月底累計超1300億港元,同比增長近六倍,位列全球第一。

                                                                        李家超指出,特區政府會通過“科企專線”協助內地科技企業來港融資,加強對國家建設科技強國的金融支持;進一步完善主板上市和結構性產品發行機制;研究優化“同股不同權”上市規定;探索縮短股票結算周期至T+1;推動更多海外企業來港第二上市;協助中概股以香港為首選回歸地;推動港股人民幣交易柜臺納入“股票通”南向交易。

                                                                        在構建國際領先的債券市場及蓬勃的貨幣市場方面,李家超說,政府會推進鞏固香港債券中心地位,提升金融基建,繼續與內地相關機構商討落實在港推出離岸國債期貨,證監會、金管局及港交所將增加市場接觸,鼓勵更多企業在港發債,使更多環球資金參與香港債券市場。

                                                                        香港是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李家超指出,為增加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流動性和全球輻射能力,香港金管局將利用與人民銀行的貨幣互換協議,設立新的“人民幣業務資金安排”,向企業提供貿易、日常營運、資本支出所需且年期較長的人民幣融資,支持實體經濟使用人民幣,并持續探討更多元化的跨境資金獲取渠道,為市場提供穩定且成本較低的人民幣資金。金管局還會研究推動人民幣與區內本幣在港進行更便利的外匯報價與交易。此外,政府將發行更多人民幣債券,并將研究在合適的場景下以人民幣支付政府開支。

                                                                        “我已接納‘推動黃金市場發展工作小組’的建議,由財庫局落實”,李家超說,將推動香港機場管理局及金融機構在港拓展黃金倉儲,以三年超越2000噸為目標,建造區域黃金儲備樞紐。推動金商在港建立或擴建精煉廠,并與內地研究在內地進行來料加工,精煉黃金后出口至香港作交易及交割用途。建立香港黃金中央清算系統,并邀請上海黃金交易所參與,為未來與內地市場互聯互通做好預備。豐富黃金投資工具,協助發行人發行黃金基金,支持開發新產品。支持業界成立黃金行業協會,建立與政府和監管機構的交流平臺,加強推廣及吸引“一帶一路”客戶,強化人才培訓。

                                                                        李家超說,未來幾年,香港預料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跨境財富管理中心。政府會進一步優化基金、單一家族辦公室和附帶權益的優惠稅制,吸引更多基金來港落戶;證監會積極推動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納入“互聯互通”標的,提高兩地房托基金流動性;也會配合優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機制,特別是加強與前海和上海合作,為內地私募市場引進更多境外資金。港投公司會通過直接或共同投資,培育具潛力的本地私募及對沖基金機構。

                                                                        此外,為推動保險資金參與基建融資,李家超表示,政府明年將修訂法例,調低對投資基建的資本要求,對本地項目給予優惠;并推動香港專屬自保和再保險行業發展,以及促進市場推出更多跨境養老、跨境自駕和低空經濟等保險產品。

                                                                        ?

                                                                        編輯:尹楊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