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規模經營成產業主流 圍場馬鈴薯指數最新成果在京發布
新華財經北京9月17日電(張保賀) 9月17日上午,由中國經濟信息社主辦、新華指數研究院承辦的“2025新華指數慶豐收秋季發布暨農業戰略風向標大會”在北京市廣陽書院順利召開。會上,新華指數研究院涉及多個省份的農產品指數集中發布,運維兩個年度的“新華·中國(圍場)馬鈴薯倉儲物流指數”第三次面向全國發布。
圖1. 新華系列農產品指數集中發布儀式現場
來源:新華指數研究院
作為全球第四大糧食作物、氣候友好型作物、國內糧菜兩用作物,馬鈴薯因其抗旱耐寒的特質在全球糧食安全及地區扶貧中發揮了巨大作用,2008年被聯合國命名為“國際馬鈴薯年”,2023年聯合國決議每年5月30日為國際馬鈴薯日。2000年以來,我國馬鈴薯生產規模逐年穩步提升,近二十年來產業規模穩居全球首位。有鑒于種植規模與種植者收益水平息息相關,國內馬鈴薯生產規模及市場行情均呈現出3-4年周期規律。自2022年3月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再起并于年底逐步放開管控,疊加2022年夏季北半球持續高溫干旱,使得2022/2023年全國商品薯批發價創下新高。2023年秋季延長且陜西榆林擴面增產,疊加馬鈴薯錯位上市的西南混作區持續擴產增量,使得2023/2024年度全國商品薯價格持續窄幅下滑。在國內初級薯制品發展機遇期內,2024年加工商品薯種植規模明顯過量,導致2024/2025年度國內加工商品薯乃至鮮食商品薯價格繼續下滑至2020/2021年度同期水平。
圖2. 近兩個年度新華·圍場馬鈴薯產地批發價格指數走勢
數據來源:新華指數研究院
聚焦壩上地區,2024年收獲季受到降水影響,導致2024/2025年度圍場馬鈴薯庫存峰值僅有九成且出庫緩慢,進而加劇了產地出貨價下跌趨勢。核心指標方面,2024/2025年度圍場馬鈴薯出貨均價僅有0.63元/斤且部分倉儲大戶出現虧損。對比發現,伴隨人力成本快速上漲且馬鈴薯全流程機械化研發滯后,現階段僅有適度規模經營的家庭農場或擁有品種優勢的集團公司仍有較好盈利。
圖3. 近兩個年度新華·圍場馬鈴薯庫存指數走勢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河北省農業農村廳
來到2025年,圍場乃至壩上地區種植大戶調減種植規模,品種也從競爭優勢偏弱的“沃土5號”逐步轉變為“實驗1號”。疊加西北地區春旱、壩上地區采收季多雨,北方一作區中早熟商品薯產量預期收窄;但受限于國內初級薯制品庫存相對高位,北方一作區中早熟商品薯出貨價或將僅是短期上漲。從圍場縣馬鈴薯研究院獲悉,近期優質的圍場馬鈴薯出貨均價維持在1300.00元/噸,較2024/2025年度同期上漲8.79%,較2023/2024年度同期仍大幅下跌38.30%。
回歸產業發展,新華指數研究院農業市場研究中心調整指數樣本,剔除“希森6號”并更換為“實驗1號”;提出“馬鈴薯倉儲物流中心評價體系”編制規劃,保障指數運行有效并夯實“華北區域馬鈴薯倉儲物流中心”的發展基礎。同時,還計劃與省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開展聯合調研來促進金融業態發展、主產區間協作或聯動擴大產業發展空間、指數高頻對外發布提升品牌影響力等,進而輔助提升圍場馬鈴薯產業發展質效。(完)
?
編輯:趙霓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