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午評:兩市分化滬指漲0.43% 機器人概念股集體大漲

                                                                        新華財經|2025年07月14日
                                                                        閱讀量:

                                                                        截至午間收盤,滬指報3525.40點,漲0.43%,成交4104億元;深證成指報10671.48點,跌0.23%,成交5619億元;創業板指報2190.82點,跌0.74%,成交2599億元。

                                                                        新華財經北京7月14日電(王媛媛)市場早盤震蕩分化,滬指小幅收漲。截至午間收盤,滬指報3525.40點,漲0.43%,成交4104億元;深證成指報10671.48點,跌0.23%,成交5619億元;創業板指報2190.82點,跌0.74%,成交2599億元。

                                                                        板塊方面,人形機器人、鋰礦、電網設備、電力等板塊漲幅居前,多元金融、游戲、數據要素、房地產等板塊跌幅居前。

                                                                        盤面熱點

                                                                        盤面上,機器人概念股集體大漲,中大力德漲停。電力、電網股再度走強,京運通等漲停。鋰礦股表現活躍,融捷股份漲停。下跌方面,大金融股集體調整,南華期貨跌停。

                                                                        機構觀點

                                                                        星石投資:短期看,上證指數突破3500點的心理點位后,市場情緒有望延續上行。當前市場對于利好信息的反應較為積極,在宏觀層面沒有大的系統性風險、越來越多的資金轉向牛市思維的背景下,市場多頭力量較為強勢。中期視角下,我們預計中國資產重估仍在繼續。一方面,國內科技新產業出現持續突破,政策持續發力,內需領域有望迎來供需改善,基本面和政策面對股市有較強的帶動作用。另一方面,股市回報預期有所提升,居民對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有望提升,疊加中長期機構資金入市,以及潛在的海外資金再流入,整體流動性因素對A股也較為有利。

                                                                        中信證券6月以來市場最大的變化是逐步從存量市場轉為增量市場,不過A股當中機構易于接受的板塊短期內漲幅較大,進入到高位震蕩階段。相對而言處于低位的是受價格因素主導的制造板塊,在增量資金流入環境下有助于撬動這些低位板塊。此外,港股當前的估值洼地特征又顯現出來,在巨大的配置壓力下,保險資金投資范圍擴圈是大勢所趨,南下資金有望再次回暖。我們判斷當下是增配港股的時機,A股的有色、AI硬件、創新藥、游戲和軍工板塊則將繼續輪動,低位制造板塊有望在增量流動性和政策預期推動下持續修復。

                                                                        申萬宏源“反內卷”環境下,中游制造基本面預期錨定提前向2026年切換,短期有彈性的投資機會明顯增加。美國“大而美”法案通過加碼財政刺激,中期美國深度衰退風險基本排除,也提升了中國2026年供需格局拐點的可見度。短期市場已演繹出“牛市氛圍”,上證指數突破本身直接推升風險偏好,短期賺錢效應全面擴散。

                                                                        消息面上

                                                                        海關總署:中美雙方團隊正在加緊落實倫敦框架有關成果

                                                                        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表示,上半年,我國對美國進出口總值2.08萬億元,同比下降9.3%。其中,出口1.55萬億元,下降9.9%,進口5303.5億元,下降7.7%。受美國所謂“對等關稅”影響,中美貿易由第一季度同比增長轉為第二季度同比下降,降幅達到了20.8%。近期,日內瓦、倫敦經貿會談取得積極進展,中美貿易有所回升。6月份進出口值從5月份不到3000億元,回升到超過3500億元,同比降幅也明顯收窄。中美經貿合作的本質是互利共贏。這既是全球化時代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是產業鏈深度融合的客觀要求,也是兩國企業創新協同與民眾福祉提升的現實需要。據了解,目前中美雙方團隊正在加緊落實倫敦框架有關成果。

                                                                        海關總署:1-6月稀土累計出口32569.2噸 同比增長11.9%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中國6月稀土出口7742.2噸,1至6月累計出口32569.2噸,上年同期為29095.2噸。

                                                                        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等民營企業家將亮相國新辦中外記者見面會

                                                                        據國新網7月14日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將于2025年7月15日(星期二)下午3時舉行“新征程上的奮斗者”中外記者見面會,請民營企業家代表圍繞“弘揚企業家精神,堅定做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官方公布的出席人員名單包括:杭州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興興,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波,內蒙古鄂爾多斯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王臻,北京星河動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劉百奇以及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長云。

                                                                        ?

                                                                        編輯:羅浩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