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北疆·新華訪談丨焦毅:持續加碼綠色算力建設 助力AI賦能千行百業
內蒙古移動之所以持續加碼綠色算力建設,就是因為我們清楚,只有筑牢算力這個引擎,才能讓人工智能在產業轉型中釋放更大能量,真正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智能生產力”。
主持人:大家好!歡迎收看讀懂北疆·新華訪談。這里是2025綠色算力(人工智能)大會的專訪間?,F場邀請的嘉賓是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內蒙古有限公司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經理焦毅。焦總您好,目前呼和浩特市綠色算力發展的模式有哪些?在推進綠色算電協同方面有哪些主要舉措?下一步將從哪些方面重點突破?
焦毅:目前呼和浩特市綠色算力發展模式是多樣的。首先,是集群化的綠色布局,以和林格爾集群為核心,高起點規劃建設大型綠色數據中心集聚區,嚴格把控項目準入,全力打造“綠色算力基地”;其次,是以綠電消納為核心,大力推進數據中心大規模參與綠電交易,積極引入風電、光伏項目直接供應數據中心,同時探索源網荷儲一體化的應用;再有,就是政策方面也有很強的牽引作用,像電價優惠、土地保障這些實實在在的措施,還專門設立了發展資金,同時政府也在積極爭取國家試點示范區,像“東數西算”綠色樞紐;最后,就是靠技術賦能降碳,鼓勵液冷、AI節能、余熱回收這些先進技術在數據中心應用,支持相關的研發和產業化落地。
在綠色算電協同方面,我們(內蒙古移動)目前主要做這幾件事:一是大規模采購綠電,積極簽訂大額綠電長期購電協議,顯著提升綠電使用比例;二是推廣節能技術,在大型數據中心項目中規模部署液冷服務器,大幅降低PUE,減少制冷能耗與碳排放;三是應用AI優化制冷系統與負載調度,實現精細化能源管理;四是探索源網荷儲,提升綠電自給與調峰能力;五是關注并準備利用碳市場機制,實現減排收益。
未來我們(內蒙古移動)將主要從三個方向重點發力:第一,破解綠電穩定與成本問題。政府主導協調,加快推動“數據中心+新能源+儲能”一體化項目落地,優化綠電消納和調度機制;同步爭取國家支持試點更靈活的電力交易模式,比如讓數據中心通過調節負荷來獲取收益;再有就是進一步加大綠電補貼和稅費支持力度。第二,強化技術創新和規?;瘧?。重點突破液冷技術成本瓶頸,設立專項基金支持研發和推廣,并推動AI能效優化平臺建設,實現區域級節能調度。此外,支持余熱利用、氫能備用電源等前沿技術在本地的試點示范,并給予全方位的支持。第三,完善市場機制和標準體系。建設區域性綠色算力交易平臺,整合綠電、碳資產等要素,實現一體化交易。同時,依托本地實踐,牽頭制定綠色算力國家標準,并探索跨境碳金融合作,提升呼和浩特在綠色算力領域的影響力。利用內蒙古邊境區位優勢,拓展跨境碳金融合作,探索符合國際標準的自愿減排項目開發與交易,對接國際綠色資本。
主持人:隨著“東數西算”工程走向深入,呼和浩特如何充分發揮八大樞紐節點作用,實現算力資源與應用場景供需匹配?
焦毅:呼和浩特是國家八大算力樞紐節點之一。我們(內蒙古移動)正從三個方面發力,推動算力資源與全國應用場景的高效匹配。一是發揮綠電優勢,打造多元化算力供給體系。依托內蒙古豐富的風光資源,我們(內蒙古移動)正在加快建設涵蓋通算、智算、超算的全方位算力集群,為全國提供穩定、高效、低成本的綠色算力支持。二是強化網絡支撐,暢通算力輸送通道。去年我們(內蒙古移動)建成了400G OTN省際骨干網,傳輸能力提升4倍,時延降低20%,讓東部地區的高頻交易、實時交互等業務也能順暢使用呼和浩特的算力資源。三是完善產業生態,構建協同發展格局。我們(內蒙古移動)正在聯合政府和企業打造從數據開發到模型訓練的全產業鏈基地,同時加快建設智能調度平臺,實現全國算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調度,為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做出貢獻。
主持人:如何理解算力是“人工智能發展的三大引擎之一”這一重要作用?
焦毅:算力成為人工智能發展的三大引擎之一,關鍵就在于它是人工智能從理論到實踐、從實驗室走向產業應用的底層支持和動力源泉。從內蒙古移動在AI+算力領域的實踐來看,這種引擎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算力是AI模型“成長”的基石。人工智能的核心是靠算法對海量數據學習,形成有決策能力的模型。像千億參數規模的模型訓練,得對萬億Token級別的語料數據反復訓練,這背后全靠大規模智算資源,算力強弱直接影響模型的訓練效率和最終性能。而且隨著行業智能化加快,用行業數據微調模型,會讓算力需求進一步增加。
其次,算力是AI應用“落地”的保障。人工智能要真正賦能各行各業,離不開實時高效的算力響應。比如云渲染,要滿足游戲、建筑設計等領域對高保真畫面的實時生成需求,云端得并行處理海量圖形數據,執行復雜的光線追蹤等計算密集型AI算法,這就要求算力有極高的吞吐量和毫秒級響應能力。另外,像DeepSeek這類高性能模型開源普及后,降低了大模型部署門檻,會讓推理算力需求呈指數級增長,加速應用場景的疊加和爆發。
再者,算力是AI技術“突破”的催化劑。算力的進步往往能推動人工智能技術邊界拓展,正因為算力成本不斷下降、規??焖偬嵘?,像自動駕駛、通用人工智能這些原本只在理論中的技術才逐步進入商業化階段??梢哉f,算力不僅能滿足現有AI技術的需求,還在催生全新的研究方向和應用場景。
從產業實踐來講,算力、算法、數據三者協同構成了人工智能發展的核心動力。數據是“原料”,算法是“配方”,算力就是“熔爐”,沒有足夠強的“熔爐”,再好的“原料”和“配方”也煉不出高質量的AI成果。內蒙古移動之所以持續加碼綠色算力建設,就是因為我們清楚,只有筑牢算力這個引擎,才能讓人工智能在產業轉型中釋放更大能量,真正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智能生產力”。(張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