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區域 > 正文

                                                                        “雙增”領跑游戲產業,上海集結“實力玩家”

                                                                        新華財經|2025年07月15日
                                                                        閱讀量:

                                                                        7月15日,《2025年1-6月上海游戲出版產業報告》在滬發布。今年上半年,上海網絡游戲產業在國內、海外市場銷售收入均保持2位數增長,電競直播收入、賽事收入等核心指標領跑全國。

                                                                        新華財經上海7月15日電(楊子華)7月15日,《2025年1-6月上海游戲出版產業報告》在滬發布,上海網絡出版行業交出亮眼的半年成績單。今年上半年,上海網絡游戲產業在國內、海外市場銷售收入均保持2位數增長,電競直播收入、賽事收入等核心指標領跑全國。上海一面集聚全球“實力玩家”,一面助力中國游戲產業加快布局全球產業鏈,進一步打響“游戲創新之城”和“全球電競之都”品牌。

                                                                        “溢出”顯著,上海打響“游戲創新之城”和“全球電競之都”品牌

                                                                        新華財經在上海游戲精英峰會上獲悉,2025年上半年,上海網絡游戲銷售收入達到832億元 ,同比增長10.8%,達到歷史新高;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的銷售收入增幅分別為10.7%和11.12%。電競產業實現收入32.54億元,同比增長6.91%,直播收入、賽事收入、高水平俱樂部數量等核心指標上海領跑全國。

                                                                        在產業迅速發展的同時,游戲產業正面溢出效應加強,影響力提升。

                                                                        在技術創新領域,游戲引擎、虛擬現實、AI生成等技術已廣泛應用于醫療、仿真、工業、設計等方面,深度賦能傳統行業。據悉,由上海企業開發的虛擬手術訓練系統,通過游戲化交互來提升醫療培訓的效率,獲得國家衛健委的重點推廣。

                                                                        同時,眾多游戲相關的展覽、音樂會及國際電競賽事為上海持續帶來“流量”,為城市消費注入活力。以2025英雄亞冠(ACL)為例,該賽事在舉辦期間與浦東、靜安兩區的20余項文旅商體展聯動,共吸引7.6萬人次,成為上海賽事新名片。此外,2025星鐵LIVE、《明日方舟》音律聯覺音樂會等游戲主題音樂會吸引來自全球的11萬粉絲打卡。

                                                                        外資進場、國產“出?!?,各路“玩家”躍躍欲試

                                                                        7月上旬,《上海市促進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引發游戲行業的廣泛關注?!洞胧分械牡诰艞l提到,將開展“外資游戲企業在滬研發的游戲產品視同國產游戲的政策試點”,尤其讓已在滬開設相關機構的外資游戲廠商振奮。

                                                                        業內人士猜測,相關提法表明,外資游戲廠商在版號申請上或許能得到進一步簡化,將加快外資游戲企業在滬研發游戲在中國市場的正式運營速度。

                                                                        一方面,是外資游戲廠商躍躍欲試,盼望以上海為跳板,接觸到更多的中國玩家。另一方面,國產游戲廠商正以全球化發展作為尋找增量的重要方向。

                                                                        數據顯示,中國自主研發游戲2024年海外實際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3.39%至185.57億美元。其中,“上海方隊”成績斐然,在海外銷售收入和內容制作上均表現不俗?!?024-2025上海游戲出版產業報告》顯示,上海網絡游戲海外銷售收入從2015年至2024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0.32%,高于全國水平。同時,在今年5月商務部公布的2025-2026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清單中,游戲相關項目數量占比達到12.4%,而這一數據在2019年僅為6.2%。經新華財經統計,《原神》《明日方舟》《決勝巔峰》《戀與深空》等滬上企業出品的7款游戲產品入選。

                                                                        同時,眾多上海企業的原創IP獲得全世界玩家的認可,向世界輸出了富含中國文化底蘊、蘊含中華民族智慧、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的優秀文化作品,為講好中國故事、塑造中國形象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聚焦痛點,上?!胺斩Y包”已就位

                                                                        上海散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散爆網絡”)手游產品《少女前線》于2017年“出?!?,先后進入韓國、日本、美國等海外市場,今年上半年在韓國App Store游戲暢銷榜上兩度奪冠。散爆網絡CEO黃翀介紹,從2015年起,企業以“少女前線”系列為代表作品,逐步構建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二次元IP體系,實現從國產原創到全球傳播的跨越。

                                                                        精心打造原創IP、長線運營出海產品是《少女前線》等上海游戲海外收入保持穩定增長的主要原因。業內人士指出,上海游戲企業對于細分品類、原創游戲IP、多端生態等方向的布局,不僅助力上海游戲產業保持優勢,也有望廣泛運用至全球市場,為中國游戲企業出海提供破局思路。伽馬數據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分析師王旭認為,目前,中國游戲企業已從產品輸出轉向全球化生態布局,涉及資本、技術文化、IP服務等全鏈條國際化。

                                                                        而當中國游戲公司走向全球市場的出海征程中,卻不時遇到“暗礁”。根據業內機構調研,不少游戲廠商反映,遇到原創角色被“換皮”、侵權行為被“許可”、商標被“搶注”等知識產權糾紛等情況;在數據存儲和支付管制上,也面臨諸多限制,企業應對頗感乏力。

                                                                        關注到上述痛點,行業組織及相關部門紛紛發力。新華財經注意到,今年以來,廣東等多地組建游戲企業出海聯盟,從研發、發行、財稅到運營,幫助游戲企業實現產品出海全流程合規。據業內人士透露,有相關協會承諾海外落地期限最快可縮短至45天。

                                                                        作為游戲產業重鎮,上?!皹蝾^堡”的作用將進一步發揮。據上海市委宣傳部網絡出版處透露,7月底ChinaJoy期間,上海將發布企業出海指引《一國通》,首批計劃發布日、韓、英、法、芬蘭等5個國家出海指引,為游戲企業制定出海方案提供依據。此外,上海還將成立“游戲出海研究中心”,建立海外政策法規信息共享機制,健全海外風險預警機制,協助企業應對地緣政治、合規等風險。

                                                                        ?

                                                                        編輯:李一帆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