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局中何以開新局?這場大會見證國際航運中心躍遷之路
“2025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顯示,上海緊隨新加坡、倫敦之后,連續六年位居國際航運中心第三名,“中國方陣”整體穩中有進,在前20名中占據7席,展現出中國從“航運大國”向“航運強國”邁進的堅實步伐。
新華財經上海7月11日電(鄧侃) 伴隨北外灘傳來一聲汽笛長鳴,7月11日, 2025年中國航海日上海主題活動啟動儀式、2025北外灘航運高質量發展大會在上海虹口拉開帷幕?;顒蝇F場發布的“2025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以下簡稱“指數”)顯示,上海緊隨新加坡、倫敦之后,連續六年位居國際航運中心第三名,“中國方陣”整體穩中有進,在前20名中占據7席,展現出中國從“航運大國”向“航運強國”邁進的堅實步伐。
上海市副市長張小宏在活動上表示,今年中國航海日的主題是“綠色航海 向新圖強”,充分體現了航運業發展的時代要求和前進方向;面向未來,上海將更加堅定地走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加快培育航運新質生產力,奮力推動國際航運中心從“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加速邁進。
穩中有變,“數字標尺”洞察全球航運中心發展格局
作為全球港航業的“風向標”與“晴雨表”,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由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與波羅的海交易所聯合編制,自2014年首發以來,已連續發布12年。該指數從港口條件、航運服務、綜合環境三大維度切入,旨在全面評估國際航運中心城市綜合發展水平,在業界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中國標準、世界應用”示范效應日益凸顯。
圖為“2025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發布現場
指數結果顯示,2025年全球航運中心城市綜合實力前20位依次為新加坡、倫敦、上海、香港、迪拜、鹿特丹、寧波舟山、雅典-比雷埃夫斯、漢堡、紐約-新澤西、休斯敦、廣州、青島、東京、釜山、安特衛普-布魯日、深圳、天津、洛杉磯、溫哥華。
圖為2014-2025年全球航運中心排名前十位
“十四五”期間,“中國方陣”表現尤為亮眼。其中,上海連續六年穩居全球第三,與前兩席的分值差距持續收窄,其中上海與倫敦的分差由2021年的0.38分收窄至2025年的0.01分,追趕勢頭強勁。除上海、香港鞏固全球三、四位優勢外,寧波舟山、廣州、青島、天津等國內航運樞紐排名也穩中有升,呈現出“頭部有突破、腰部齊進步”的發展態勢,共同推動中國航運業整體競爭力實現躍升。
圖為“十四五”期間中國主要航運中心排名變化
“指數研發團隊提出了‘韌性、綠色、智慧’的可持續研究框架,不僅是指數研究體系的進化,更是全球港航業轉型的共識?!敝袊洕畔⑸缰笖抵行闹魅?、新華指數研究院負責人曹占忠表示,在綠色維度,指數深度剖析全球綠色航運走廊建設進展;在韌性層面,以全球系統重要性港口為切入點,并從網絡中樞性、物流競爭力、港城協同度、物資保障等維度進行剖析;在智慧領域,構建新一代港口智慧成熟度模型,用以評估港口在設施、運營、服務潛力等方面的智慧化進程。
圖為新華指數研究院負責人曹占忠解讀“2025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
現場,聚焦上海航運業多維度發展,一批重磅成果密集發布——上海地區水上新技術高質量發展工作機制正式推出,旨在促進船舶技術規范、政策制定與科研開發、工程應用間的協同聯動;《長江口和長江上海段航行安全指南》迎來發布,將為進出長江口、長江上海段的船舶“保駕護航”;由航海家翟墨領銜的“2025環航南極洲”極地環保航海公益活動航行計劃同步啟動,計劃于8月29日從上海啟航,展開為期約365天、總航程約30000海里的航行,串聯起環保、科考、探險、文化交流等多個領域。
圖為上海地區水上新技術高質量發展工作機制成立儀式
圖為《長江口和長江上海段航行安全指南》首發和贈書儀式
圖為《帆越南極》——翟墨“2025環航南極洲”航海計劃發布環節
五載破浪啟新程,北外灘產業能級持續躍升
地處黃浦江和蘇州河交匯處,北外灘與外灘、陸家嘴共同構成上?!包S金三角”。自2020年啟動新一輪開發建設以來,北外灘依托“航運+金融”雙輪驅動,產業能級顯著提升。目前,區域內已匯聚4700余家航運企業、2100余家金融企業,資產管理規模超8萬億元。
五年來,北外灘錨定產業鏈高端環節和服務鏈高價值領域,大力實施總部增能計劃。截至2024年底,全球排名前50的班輪運輸企業中17家在北外灘設立跨國地區總部、分公司或代表處,匯集了跨國地區總部與民營總部企業12家、航運功能性機構近40家,產業鏈結構不斷優化?,F場,多家跨國企業中國總部完成簽約,未來將落戶北外灘,進一步助力打造輻射力強勁的“總部經濟港”。
此外,高端航運服務業正日益成為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軟實力和關鍵性指標。指數顯示,新加坡和倫敦在航運服務領域的領先優勢依然顯著;但在國內主要航運中心中,僅有上海和香港的航運服務排名與總體排名較為一致,其余城市該項排名均低于總體排名,顯示出中國港口軟實力和硬實力之間的“落差”。
為加速補齊“短板”,近年來,北外灘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航運資源優勢,在航運服務領域落地了一系列全國“首單首創”——在航運金融領域,中國首個航運期貨品種——集運指數(歐線)期貨上市近兩年來運行平穩;在海事仲裁領域,全國首例涉外、首例雙方境外當事人海事臨時仲裁案件均以上海為仲裁地、虹口北外灘為開庭地作出裁決。
站在“十五五”新起點,《北外灘航運高能級發展“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于現場正式啟動,面向全球航運機構、企業及專家公開征集發展建議。該規劃聚焦綠色智能船舶、高端航運服務、國際規則銜接等關鍵領域,旨在廣泛借鑒國際先進經驗,科學謀劃未來五年航運產業發展路徑,全面強化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核心承載區功能。
圖為北外灘航運高能級發展“十五五”規劃全球意見征集啟動
現場,虹口區聯合上海海事局代表共同為“北外灘國際海員實訓基地”揭牌。據悉,該基地將積極整合國際知名船管公司、海事高校、職業技能學校等各方資源,強化船員實操培訓,致力于打造“高級航運人才的搖籃”,為夯實“航運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圖為北外灘國際船員實訓基地揭牌
向“新”逐“綠”,多方共話航運業破局路徑
當前,全球航運業正經歷一場深刻變革:碳減排進程持續提速、綠色技術廣泛應用,人工智能、數據工具全面滲透港航業各環節,專業人才培養體系與福利待遇不斷優化,共同形塑了世界級航運中心競爭力的新內涵。
中國人民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院長翟東升指出,航運與貿易息息相關,近年來的貿易摩擦暴露出關鍵供應鏈的脆弱性,也為中國把握關鍵環節提供了戰略機遇。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企業在“出?!边M程中應注意避開“暗礁”,如反向套息交易的堰塞湖風險,進一步加強供應鏈金融風險防控意識。
圖為中國人民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院長翟東升發表主旨演講
“我們正見證著全球航運中心的持續演變,不僅體現為處理日益增長的貿易量,更在于積極應對不斷變化的世界帶來的挑戰與機遇?!辈_的海交易所亞洲區負責人Cheong Jin Yu(張競優)表示,在此過程中,港口、服務供應商、技術合作伙伴、政府以及國際機構間的跨領域合作,對于構建完整產業鏈、推動行業發展至關重要。
圖為波羅的海交易所亞洲區負責人張競優發表主旨演講
在航運業綠色化浪潮中,據MSC地中海航運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朱競介紹,在中國,MSC已成為岸電技術的最大用戶之一, 有效減少了船舶靠港期間的碳排放,對于推動綠色航運和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的示范作用;同時,公司在船隊更新方面正持續投入大量資金,全方位優化船舶性能?!拔覀兘柚鷻C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技術,實施數據驅動的船舶管理系統,以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敝旄傃a充道。
圖為MSC地中海航運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朱競發表主旨演講
“‘轉型’是一個關鍵詞,它意味著需要平衡能源轉型和能源安全的需求,而海運在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采用替代燃料建造新船、電池和電氣化改造等是重要手段,這既是業界創新成果的重要體現,也是引領海運可持續發展的長遠方向?!笨死松芯抗径?、總經理史蒂夫·戈登表示。
圖為克拉克森研究公司董事總經理史蒂夫·戈登發表視頻演講
人工智能則是決定航運業發展“高度”的另一關鍵因素,日益滲透進船舶操作、港口管理、安全合規、能效提升等各個環節,成為驅動航運業智慧化轉型加速的“新引擎”。數據顯示,2024年海事AI市場規模飆升至41億美元,同比增長近三倍。
指數結果顯示,AI的成功應用不僅依賴技術創新,更需要生態系統提供支持。其中,中小企業能夠憑借敏捷性在細分領域取得突破,大型企業通過資源整合推動規?;瘧?,船級社和監管機構樹立必要的標準與規范,這種多方協作的模式正是航運業應對數據治理、網絡安全和倫理風險等系統性挑戰的關鍵。
?
編輯:林鄭宏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